科研经费,为何总是“赔本赚吆喝”?
——人大代表建议完善科研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王菲菲、侯丽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达到1.138万亿。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也提到,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预期达到2.17%。
参加两会的部分人大代表认为,国家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年年增加,但总体效益却与投入不符,其中既有投入结构的问题,也有管理不严的问题,呼吁完善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管理机制。
重专项轻基础 科研成为无本之木?
据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姚建民介绍,科研经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基础性课题经费和竞争性课题经费。前者包括理论和应用基础,后者包括国家各种重大专项。由于后者“见效快”,许多部门投入比例很大。
“以山西省农科院为例,2800人的科研单位,应用基础研究的经费仅1000万元左右,不到总经费的10%,其余上亿元的经费主要来自参与国家级科研单位的竞争性经费。”姚建民说,基础经费不但太少,而且没有持续性,原始创新哪有根基?
姚建民说,以农业科研为例,国际上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机构的稳定性基础和应用基础性课题经费占科研总投资的70%,竞争性课题经费占科研总投资的30%。而在我国却恰恰相反,基础性课题经费只占到10%,竞争性课题经费占到了90%。
去年全国人大的一份调研报告也显示,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总经费的比重不足5%。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曾表示,基础研究主要靠中央财政,地方和企业投入较少,基础研究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比例仍然较低。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的协调机制建设进展不平衡,部分地方和领域依然存在稳定支持不足、竞争过度的现象,不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基础研究不强,科研就成了无本之木。”姚建民说,由于重大专项课题能够很快做出成绩,所以分配比例较大,“这是一些部门急功近利的表现。”
项目打包克扣滥用 科研经费背后猫腻多
再看占大头的竞争性课题经费。姚建民说,竞争性项目由国家掌控,经费级别高且数量巨,少则千万,多则上亿。然而,“这些项目缺少原创技术,打包现象越来越严重,还美其名曰‘集成创新’。更关键的是,不少课题完成后,无法转化,科技经费浪费严重。”
由于竞争性课题经费多,不少科研人员热衷追逐这些项目。“本来非常优秀的专家也会随着竞争性项目的山头不断更换,专家都变成了杂家,到处堆积小山头,哪里还能形成原创高地?”姚建民说。
另外,重大专项种类繁多,不少科研人员就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到处申请经费,存在多头申报的问题。“一盘菜端几家,一个姑娘嫁多家,使得国家投入大幅度增加,但效率不高,多家投入均为‘各取所需’的阶段性成果,成果的成熟性不足,完整性不够,难以转化并对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姚建民说。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李瑞丰指出,科研经费背后猫腻也很多,有的被用做“公关费用”,贿赂相关主管部门,有的则被科研人员贪污滥用。“有的地方将申请科研项目当做是敛财的手段,通过虚开发票,把经费变相装到了个人的腰包。”
在去年,科技部部长万钢就曾痛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恶性问题”,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
全国人大的调研报告也指出,2010年以来,审计署在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审计或调查中,查处课题单位和科研人员未经批准调整预算、扩大开支范围、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制度的问题时有发生。
调整投入机制 加强经费管理
姚建民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机制,但具体加大到何种程度,如何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姚建民建议,应将当前名目繁多的项目计划进行合并、调整,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项目多头申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基础研究经费应由财政部门直接拨给科研单位,减少中间环节,避免经费被层层克扣;对于竞争性课题经费则可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变以往由科研单位申报为由企业牵头进行投标,这样就能保证科研成果得到转化。
针对科研经费背后存在的腐败问题,李瑞丰建议建立公开、透明的项目申报、审批机制和统一的经费使用机制,严把财务关,加强审计和公开力度,让科研经费晒在阳光下。